《操控》相關評論

五月醉晴天
7.真別說,這片和《八月》進行比較就很有意思,同樣是具有自傳性的童年回憶,同樣是現(xiàn)代青年對九十年代初的父母輩的緬懷,同樣以現(xiàn)實主義格調(diào)呈現(xiàn)那份殘缺的小確幸。與靜默的黑白旁觀相反,本片則選擇了高飽和色彩中和悲傷情緒,手持環(huán)繞的高度參與,水平機位的客觀陳述,這段童年可比戲仿新臺灣輕松活潑的多,彰顯出一位年輕導演敢于大膽嘗試的魄力。|雖然理想基調(diào)搭配職業(yè)演員與八月的素人組合不相伯仲,但兩者基于不同的孩子形象,這種多層次的心理表現(xiàn)確實更難調(diào)一些。

蝦餃妹hyf
并非恐怖或驚悚題材,主要矛盾專注于展示主角心理掙扎,這個切入點選的很好,人物動機與行為的一致性上刻畫的非常到位,片子不長,節(jié)奏緊湊,懸念的設置也很巧妙,幾位演員的表演水平匪夷所思的高,再一次對英國團隊演員功底表示佩服,雖然表演風格接近舞臺劇顯得過于有板有眼,但能準確地表現(xiàn)出如此細膩的情感,才華還是相當了得。片子與5年后惠勒拍的the collector很相似,不知道惠勒是不是從此片得到靈感,反正大聰明希胖子是學會了;在人物內(nèi)心挖掘上,惠勒走的更遠,探索了純理性思維下剝離感性共情能力的人是否是完整這一主題,鮑威爾付出了慘痛代價,卻為心理分析式罪案這一genre開個好頭
猜你喜歡
2010韓國韓國
已完結
2015韓國韓國
已完結
2011韓國韓國
已完結
2008韓國韓國
已完結
2022韓國韓國
已完結
2012韓國韓國
已完結
2011韓國韓國
已完結
2017韓國韓國
已完結
已完結
2015韓國韓國
講述19歲高三時懷孕而不得不放棄學業(yè)的女主人公在39歲時與兒子考上同一所大學后發(fā)生的故事,崔智友在劇中將飾演為了在丈夫和兒子前揚眉吐氣而在將近40歲時再次挑戰(zhàn)大學的女主人公。
已完結
2014韓國韓國
已完結
完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