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父親歸來》相關評論

火柴
超預期,原以為又是那種每一步都準確踩在點上的美式主旋律而已,結果遠不只是主旋律(甚至某種程度上背離了主旋律),難得有這么一部傳記片把家庭和事業(yè)兩條線拍得不偏不倚拿捏恰當,其實整部片的主題與查澤雷前兩部講述的“追夢”故事高度相似,只不過這次追夢人不再是平凡的小人物,追夢的過程也不再勵志浪漫,而被歷史賦予了更重大甚至神圣的意義,但即使如此對阿姆斯特朗這一人物的刻畫還是冷靜內(nèi)斂到不像“登月第一人”(與其本身沉默寡言的性格當然也不無關系),在全片布滿大特寫的前提下,有種電影捧的不是阿姆斯特朗而是高斯林的錯覺,哪怕是最后發(fā)射和登月的一剎那,仍沒有激動人心也沒有搖旗吶喊,相對的是配樂承擔了感染觀眾的任務,當然,為了把焦點更好的對準“登月”,敘事上也有妥協(xié);提表演的話,克萊爾·芙伊戲份少,卻給人印象極深。